最近接到不少媒体采访关于信用卡降额问题的,据说最近各发卡银行对持卡人降额现象比较频繁,问我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虽然,我自诩为一位“佛系”持卡人,对信用卡额度、羊毛之类并不在意,但是针对这个问题还是表达了一些看法。
对于媒体所提到的大面积降额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这个“大”该如何界定,从各类报道中都提到是因为有很多持卡人反映出现降额现象,但是这种比例在持卡人基数上并没有明确的数量做比对,而且仅仅是有降额的人才会发出声音,这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以此来判断信用卡大面积降额这种现象是否适合值得商榷。
信用卡额度的提升与降低,本是信用卡业务中一项极为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按照银行的信用卡协议要求,银行是有权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或者经济状况出现变化,特别是向低方向变化,或有违规交易时,银行是可以根据协议对持卡人行使降低额度,甚至是停卡的措施。
信用卡领用协议:
甲方(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情况或还款能力出现重大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调整、收入降低、失业、重大疾病、卷入重大诉讼、拖欠其他债务等),足以影响甲方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乙方(发卡银行)有权采取为甲方更换卡片、降低甲方信用额度、限制或停用甲方信用卡、要求甲方立即偿还全部欠款、收回甲方信用卡等一项或多项措施。
由此可见,银行信用卡的额度调整都是银行正常的权限范围内,调高或降低额度完全是银行正常的业务范围内,如果额度调高是对持卡人良性用卡“奖励”的话,降低额度就是对持卡人违规行为的“惩罚”,而从一些评论文章中所反映的问题根源,基本上都反映出被降额的信用卡多有套现、逾期等违规用卡的行为。
但是从这个话题中,也从另一个角度对近几年信用卡业务的粗旷式发展进行一些反思,尤其在“多头授信”、“重复授信”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的。信用卡的“多头授信”,是指多家银行向一名持卡人发放信用卡,个人信用额度为各银行信用卡额度的总和。多头授信让持卡人实际可使用的综合授信额度远超出其可能的还款能力,而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持卡人在发生透支后无力还款,势必将导致银行资金面临着损失的风险。
有些持卡人对于信用卡的追求似乎唯有额度高低,一心只想要办大额信用卡,以通过套现来进行投资,恨不能额度达到几十万、上百万不可。为了办理或得到高额度信用卡,手法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制造虚假资料申请信用卡外,有些机构还提供“养卡”业务,帮助持卡人通过套现方式形成虚假的高频高额交易,以达到提额的目的。部分发卡银行为了市场份额也放低门槛,甚至不顾用户的实际情况予以高额授信。
信用额度是银行根据申请人的综合信用评估(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收入,以及后付费的公用事业费用的缴纳情况等),授予申请人的信用卡可以使用的金额(俗称:透支额度)。从这个就看出,额度不属于持卡人自己,只是银行给予申请人的“贷款”标准线,而贷款总是要还的。
换句话说,这个信用额度不管多少,持卡人可以用来消费,但它终归还是要还的,对于持卡人只是一片“浮云”罢了。本人在很多文章中提到本人从未进行过套现交易行为,却有卡友认为信用卡不套现有什么用,可见信用卡在这些人头脑里形成了扭曲的用卡观。
所以,信用卡政策性降额只是发卡银行授信政策调整,不应该成为什么“大新闻”。近几年监管机构也在一直对信用卡风险提出严格风控的要求,只要是用户进行了违规用卡,被“降额”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坚守底线正确用卡,信用卡的“降额”很难降临到自己身上。
来源:老董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