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用卡资讯 >专家点评 >信用卡业务不会被“抛弃”,实体卡与数字化并非对立面

信用卡业务不会被“抛弃”,实体卡与数字化并非对立面

浏览:  来源:金卡生活   日期:2022-10-10 16:41

  作者 | 董峥  系银行卡产业研究人士

  【事件回顾】近些年,一些年轻用户以日常使用“某呗”类产品为由,拒绝办理信用卡,这在信用卡营销推广中多次出现,市场上由此产生“信用卡正在被消费者‘抛弃’”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想判断信用卡是否会被市场“抛弃”,可以从信用卡与以“某呗”为代表的产品本质的角度做一番分析。

  01、消费信贷产品的形式与本质

  众所周知,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既可以以卡基(卡片)形式进行支付,也可以以账基(绑卡)形式应用于移动支付,而“某呗”等产品是由互联网金融机构推出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只能以账基(绑卡)形式应用于移动支付。无论在产品理念,还是在消费使用方面都与信用卡极其相似,因此也被市场称为“类信用卡”或“虚拟信用卡”。

  可见“某呗”类产品属于“类信用卡”,是具有典型的信用卡特征的准信用卡产品。年轻客群选择“某呗”类产品,并没有改变其使用小额信贷消费的理念,只是没有选择以“卡”形式呈现的信用卡而已。客观来说,在移动支付时代,因为“某呗”类产品突破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如违背了“三亲见”(亲见本人、亲见申请资料原件并鉴别真伪、亲见签名)的原则,使其在申请条件、消费场景、使用流程等方面,在与信用卡市场竞争中有一定优势。而以突破同类产品市场公平竞争底线换来的市场优势是否能长久,还有待考量。

  移动支付深受市场,尤其是年轻客群的青睐,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扫码支付已然渗透到各级城市各类形形色色的商户和网络电商,解决了传统POS机无法触达到小微商户的盲点。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某呗”类消费信贷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那么,信用卡真的会被市场“抛弃”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梳理清楚信用卡的本质。

  从金融账户本源来看。信用卡首先是银行为客户开设的一个银行账户,由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消费功能,信用卡也是银行针对个人信用消费产品的一种“卡”式形式,市场上某些关于“信用卡被淘汰”的观点,也是反映了对“卡”式形式变革的呼声,而非对信用消费模式的摒弃。

  纵观信用卡70年发展历史,信用卡支付形式从签账、压卡,到POS支付、非接支付,再到无卡支付,卡片材质也从硬纸、塑料,到加入磁条,再到智能卡的变迁,信用卡一直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如今信用卡和支付行业紧密“拥抱”新兴技术革命,实现从使用实体卡的“卡基”支付到不使用实体卡的“账基”支付的转变。

  无论采用磁条、芯片,或是NFC、二维码等技术实现更新迭代,对于信用卡也好,“某呗”类产品也罢,真正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个人消费信贷这一根基,而“某呗”类产品表现形式上不是实体卡,但在本质上与信用卡是相同的。

  从明确细分市场来看。信用卡走上历史舞台后,特别是早期卡组织面向特定客群推出“金卡”产品后,信用卡变身为细分银行客户的利器。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飞速发展,卡等级的划分更加精细,产品等级也出现明确的定位,除黑金卡、无限卡、世界卡、钻石卡等高端卡产品外,还推出白金卡、金卡、普卡等多等级品种,发卡银行和服务系统可以据此为不同卡等级用户提供精准的分类服务项目。

  根据消费者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以及特定兴趣或爱好的客群为目标,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特别是对刚性消费需求的分析与研究,发行面向细分的“窄众化”客群的主题卡、联名卡产品,赋予与产品相适应的功能和用户权益,以及更丰富的消费场景,以增强获客、提升信用卡活跃度。

  从全球支付功能来看。如果没有信用卡,要想全球旅行还需要到银行兑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有了信用卡就无需如此复杂,用户只要带上印有国际卡组织标记的信用卡,就能实现全球支付功能,即便信用卡在海外盗失,国际卡组织还能提供全球补卡或紧急现金援助服务。信用卡作为全球通用支付工具的作用还是很强大的。

  虽然在国内由于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客户使用实体信用卡的几率不如以前那么频繁了,但这也仅是物理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信用卡作为重要的银行金融产品的属性,与此同时,以中国银联推出“无界卡”为代表的卡组织,也在全球进行着信用卡数字化升级。同时,信用卡还附加了大量的卡组织与发卡银行的权益服务。以银联无界数字银行卡为例,信用卡不再依赖实体卡片,以全新数字形态示人,为持卡人提供优质数字化服务,境内外用户可以通过“云闪付”App、商业银行App等多个平台线上操作,享受申卡、用卡、交易管理等一站服务。

  从严格金融监管来看。许多用户受到“互联网金融”思潮的影响,从非银行网贷机构进行借贷,但这些非银行网贷产品可能存在着比银行更高的贷款与逾期成本,以及缺乏相应监管所引发的违法违规的债务催收,对消费者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安全都具有风险隐患。而信用卡由于是银行标准的金融产品,无论是产品、利率、授信、风控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若与银行产生争议,可以向监管部门进行相应投诉,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02、实体卡与数字化并非对立面

  信用卡数字化是通过移动终端技术,实现不以卡基为存在基础的一种形式,也是向移动化、网络化延伸的必要途径。银行并不排斥互联网技术对信用卡和支付行业的推动作用,正在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革。认识到这一点,再来思考信用卡是否会被“抛弃”就有了新的视角。

  事实上,信用卡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是允许消费者快速便利地为商品和服务付款,从而促进商业发展;二是信用卡承担着向消费者提供信用消费的功能,它也是金融业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会因为具有一定信用风险而被金融机构取消或关闭。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信用卡业务竞争对手,“某呗”类产品借助移动支付以其特有方式,服务“95后”等市场主流消费客群,但这类产品未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申请、审批到使用都在移动终端,以此迎合年轻客群对手机终端更“依赖”的使用习惯。

  信用卡的申请流程出于对信用风险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则相对繁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客群对传统信用卡的态度。近几年,信用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卡银行也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产品从颜值、主题到权益等多方面也比以前更为丰富,一些银行已经意识到用户消费习惯出现的变化,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03、让信用卡回归消费金融核心位置

  如今的信用卡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时代,用户可以横向比较各类产品,选择能为其带来更多实惠、更大附加值的产品,一些用户甚至比发卡银行本身对市场上信用卡产品有着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对此,信用卡更应该奋起变革,监管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颁布,更是在新时期面对信用卡业务存在的诸多问题,监管层通过政策推动其进行的一次有益变革,加速建立新的信用卡业务经营发展思想和理念,强化审慎合规经营,让信用卡业务能重返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的核心位置。

  如今,信用卡业务遭到市场竞争压力,一方面是来自监管政策,一方面来自于市场,而更大压力是来自于“类信用卡”的“某呗”类产品缺乏相应监管规则,未按市场原则提供服务,导致市场公平竞争缺失。此次监管部门发布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直接或间接将发卡数量、市场占有率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并且首次提出严格控制睡眠卡比例,是要通过“倒逼”让信用卡业务实现自身变革,从而得以长足发展。

  04、乘势而上的信用卡业务不会被“抛弃”

  “信用卡被‘抛弃’”是一个“伪命题”,但以“某呗”类为代表的信贷消费类产品,在很多方面给了信用卡产品学习和借鉴的思路。多年来,一些发卡银行多以粗放式经营理念为核心,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拉新、轻留存”的经营思想严重,忽视对已有客户的精细化经营。

  信用卡在消费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是个人客群触及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最佳工具。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之一,信用卡业务的消费属性极为明显,对消费场景的依赖性也更强,信用卡用户甚至“无场景不办卡”“无场景不消费”。

  如今的信用卡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信用卡客群以年轻一代为主,作为市场主要消费群体,年轻客群拥有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由此带动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这也要求发卡银行充分挖掘消费者的刚性消费需求,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了若指掌,更要根据银行的信用卡经营策略,赋予产品相应的功能和用户权益,设计出符合年轻客群喜好的产品。

  因此,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发卡银行更应该紧紧抓住《通知》的实施契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政策要求,在政策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让信用卡始终秉承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持续围绕国民消费需求,以消费场景化为出发点回归消费本源,在新时期为用户提供符合时代特征的消费金融产品,通过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在行业发展中展现自身应有的风采。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信用卡实体卡,信用卡数字化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卡讯网|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卡讯网(www.51kaxun.com)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