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至今,银行个人业务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信用卡了。
这一方面是外部经济形势影响,另外就是疫情反复导致的居民较为低迷的消费意愿,直接影响到信用卡业务扩张。业内关心,信用卡发卡和业务增幅是否放缓,以及不良是否会飙升。
记者发现,疫情等外部综合因素会带来信用卡质量一时间“泥沙俱下”,采访中多家银行表示不良均有所抬头,但由于不良的滞后性,2022年上市银行半年报、部分银行三季报中信用卡不良一项未见明显狂飙。
今年早些时候的逾期贷款部分或在年底逐渐转化为不良,信用卡新规推出,行业“正本清源”,预计行业的不良率会出现分化。对于某些资产质量较差、基本功不牢靠的中小银行来说,下半年是个“坎”。但对于信用卡业务而言,也是洗尽铅华,脱虚向实的一个契机。
发卡增长温吞,不良略反弹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由于信用卡相关数据非三季报必须披露的信息,上市的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中,只有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三家银行披露了相关余额和不良率。
相对于不良率几乎没变化的招行,交行和平安三季末不良率分别较上年末增加了0.45个百分点和0.16个百分点,相对可控。且由于这两家银行三季度末信用卡贷款余额已低于上年末水平,分母变小的情况下,不良率上升似乎也不意外。
2022年上市银行半年报更全面地反映了信用卡业务的变化,尤其上半年疫情反复,银行业务更多波折。
由于城农商行信用卡业务体量较小未纳入统计序列,纳入对比的是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
从累计发卡量一项来看,工商银行多年稳坐头把交椅,即便“宇宙行”已经维持了多年的发卡低增长。工行的累计发卡量在2018年底就达到了1.51亿张,而2022年上半年末为1.64亿张,三年半仅增长8.6%,且6月末较去年末仅增长0.61%。披露发卡量的银行中,累计发卡量过亿的有5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卡量过5000万的第二梯队也有5家,分别是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发卡量较上年末增长率都较为温吞,仅有华夏银行一家超过5%,绝大多数银行发卡增长在2%-3%之间,近年来大力向零售转型的平安银行增长率也仅有1%。回顾监管整顿网贷,市场需求涌向信用卡业务的2018年,当年财报中除了工行,几乎每家银行都有两位数的发卡量增长,且股份制银行中发卡量同比增长30%也不罕见。今年上半年,在客观形势和银行业的主动收缩背景下,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长显然远不如前。
在透支金额方面,9家银行微增,增长率均不超过4%,5家银行出现下滑,其中工行较上年末下滑了将近5%。
不良率方面,披露该数据的11家银行中,10家出现反弹,仅有民生银行一家与上一年持平,但民生银行也是这些银行中,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银行,为2.95%。反弹幅度看来,并未出现不良狂飙的情况,6月末较上一年不良反弹最多的是交行,0.46个百分点,不过三季末不良率又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在交行半年报发布会上,该行首席风险官林骅坦言几个(贷款)大品种里面,信用卡的压力相对比较大一点,并预估其中部分客户可能在下半年会有一些风险的暴露。“但根据前期的经验,我们认为影响是短期的,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和复工复产进一步恢复常态,相关不良率指标也会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我们对照了武汉地区2020年疫情初期,当地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是快速上升的,比疫情前上升了1.33个百分点,但随着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正常,不良率在当年就实现了明显的下降。所以我们认为情况会有波动,但整体可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1家公布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数据的银行中,仅有农行上半年的信用卡不良率低于全行不良率,也就是说,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拖累了全行整体资产质量的表现。
“幸存者偏差”
这些数据能否反映整体信用卡行业的现状呢?
“这其中有幸存者偏差的因素。”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市银行均是资产质量较好的“优等生”,而在冰面之下的诸多中小银行,今年以来信用卡不良的恶化程度会更加剧烈一些。
他表示,其实在2020年之前,有些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就已经颇为受挫。这些银行前些年搭乘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大厂网络导流的方式向自己输送客源,一时间信用卡发卡量飙升,行里还表彰卡部门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甚至信用卡部门总在行里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人物。而随着疫情的到来,信用卡业务“退潮”,一下子就能看出谁在“裸泳”,有家银行不良飙升之后,原本要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信用卡部门总,也自觉无趣跳槽去了其他银行。
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涵盖所有银行信用卡数据,更全面地反映了信用卡业务现状。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42.85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0.98%,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有压力。
除了幸存者偏差之外,还有不良滞后的因素,一般来说信用卡透支后有20-50天的免息还款期,之后出现违约贷款要先计入逾期贷款,再不偿还再计入不良,这个时间差导致上市银行不良率暂时还没那么“难看”。
今年以来,另一个因素也延缓了不良的暴露。多家银行业绩报告中均出现这样的一段话:“对受疫情影响出现临时性经营困难或收入下降的客户实施关怀催收、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与客户共渡难关。”
“在确保银行本金不受损的情况下,对于能够提供证明受疫情影响收入证明的客户,可以提供一些关怀服务,免除一些利息,或者将分期拉长,比如12期变成24期或者36期,逾期催收相应地也会‘温柔’一些。”一位华东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说。
他也坦言,如果不这样做,逾期率会更高一些,所以当期逾期率不能完全代表资产风险程度,还是要看存量客户的质量。即便银行的新增交易量及总体余额下降,但存量质量改善(不管是不是延期展期),那不良还是可控的。
此外,发卡速度下滑也影响了不良暴露的时间,但该因素带来的结果相反,一般是促使不良提前暴露。
在消费金融崛起、银行纷纷大举向零售转型的前些年,多数银行的发卡量、交易额等指标增长“相当漂亮”,尤其是股份行。上述股份行人士说:“2017、2018年那会,发卡没有两位数增长,交易量年增长没有30%,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信用卡的。有时候,竞争对手给客户2万的额度,只要拿着这个额度去另外一家银行申请,立马可以获得双倍授信额度。现在反思会觉得,为了尽快做大客户规模,当时的做法确实激进。”
然而,高增长背后,暗流涌动。在做到一定客群基数,获客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发卡增速下滑导致信用卡整体资产分母扩张有限,而前期冲动发卡导致的违约情况增多后,不良率才开始“显山露水”。
不良资产管理领域资深从业者盛洁俪观察到,信用卡催收最近业务量增多,她对记者表示,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生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员工,这与信用卡客群有很大重合,而逾期本来就是滞后的;二是今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规”)正式落地,要求银行对息费、联名卡、静止卡、以卡养卡等风控措施紧缩严控,预计会进一步抑制新增发卡量及放款余额,分母减少,存量的逾期还在,不良率会逐渐上扬。
严打套现之后
对于信用卡套现的严监管,也客观上带来了不良的波动,但这种波动是一种让行业尽快出清、去芜存精的必经之路,严监管也掀开了信用卡业务有序发展的一页。
在上述信用卡新规中,要求发卡银行、收单机构、清算机构等各主体建立健全对套现、盗刷等异常用卡行为和非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和拦截机制并依法采取措施。同时,收单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则要求准确标识交易信息,向清算机构完整上送并传输至发卡银行业金融机构,便利发卡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与判断风险,保障信用卡交易安全。
这显示了监管对于套现的管控正在升级。信用卡新规中提到的过渡期为信用卡新规实施之日起2年,存量业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过渡期内完成整改,不过要在6个月内按照信用卡新规要求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等工作,改造后新增业务应当符合信用卡新规规定。
事实上,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对信用卡持卡数量做出调整,并严控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
8月8日,农业银行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户交易管控的公告》,为了保障信用卡资金安全,进一步规范信用卡资金使用,近期将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
8月4日,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及溢缴款限制的公告》指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同时,为防范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洗钱等非法交易,上海银行将对存疑的信用卡溢缴款(信用卡还款时多存入的资金或者存放在信用卡账户中的自有资金)使用及转账情况进行限制。
7月18日,建设银行也发布类似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
此外,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纷纷限制信用卡持卡数量。
8月,中国银联向收单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的工作通知》,要求按照“谁的商户谁负责”原则,将套现风险防治的具体职责贯穿商户准入、交易监测、调查核实、处置约束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10月27日,微信支付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的通知,要求服务商切实履行商户管理主体责任,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措施贯穿商户管理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强化信用卡套现等风险的异常交易监测、分析、识别与管控,加强商户信用卡交易额度管理。
“信用卡新规对于城商行、农商行的影响要大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上述华东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说,城商行、农商行风控技术较弱,往往是套现者攻击的对象。他指出,严厉打击套现,短期内这些银行信用卡的新增业务会有所下降,分母下降之后,不良率会上行,但整体资产质量会迎来修复期,渐渐地,逾期及不良资产的分子也会变小,最终带来不良下降。
“严控信用卡套现行为可以提前防止信用卡账户产生逾期或不良,最终提升信用卡资产质量。”上述人士称。
事实上,套现产业的膨胀一直是信用卡行业的一块“心病”,也带来了相当切实的危害——它让银行们无法掌握真实的数据,从而导致了整个风险定价系统的失灵。
而银行、支付机构之前却选择了“集体沉默”。原因在于,这条产业链上似乎没有一个受害者。银行们迎来了信用卡业务的大发展,而寄生于银行卡刷卡产业链的支付机构、清算机构都因此获得了相应的手续费收入增长。
监管也并非不知道这条灰色产业链,乱象的另一面是,部分个体户、小企业依靠套现获取流动资金,并且在2018年现金贷严监管之时,套现也为其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消化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况且信用卡好歹是银行经营,还有一道风控,相较网贷,监管对银行的业务还是更为放心。
但这种沉默和失察也许会酿成大患。很多套现者以卡养卡,不定期在不同商户大额消费,偶尔还有分期业务,通过包装完美的账单,最终一步步要求银行提额,待卡额度足够高时直接一笔套走,变成银行的损失。真假掺杂的数据,也导致银行风控模型一次次失灵。
不良处置路径多元化
信用卡新规后还有哪些变数仍是未知数,为化解风险,信用卡的不良处置路则越来越多元和清晰。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上半年累计处置的不良资产较上年同期多处置接近2200亿元。落实到信用卡上,其风险资产化解有这样几种主要形式:核销、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清收。
2016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新途径。根据监管规定,零售不良贷款多为个人贷款,不可批量转让,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手段转移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贷款,腾挪出更多的资产,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个突破。
根据银联数据整理,2022年上半年,共有10家银行发行了18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总发行规模为48.92亿元。2021年全年发行的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共计38期,发行规模93亿元,2020年、2019年的总发行规模分别为86.61亿元和55.06亿元。
从发行单数来看,民生银行上半年共发行3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各发行2期,邮储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各发行1期。从发行规模来看,招商银行最高,2期发行规模共12.01亿元,占到总发行规模的近四分之一,其次为中信银行,2期共8.76亿元。
除此之外,学界、业界也在思考探索信用卡业务线上批量诉讼、快速处置不良的可能性。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川撰文称,2022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本次修法正式将在线诉讼纳入规范,结合2021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在线诉讼规则》),在线诉讼模式已经成为了未来司法发展的趋势。在线诉讼这一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为破解信用卡纠纷,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信息时代的解决路径。
“在线诉讼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诉讼模式之中的产物,以互联网平台为纽带架构起争议双方主体与法官之间沟通的桥梁,打破了传统诉讼的时空限制,在文书送达、信息传递、证据提交、异地开庭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与信用卡纠纷案件具有高度的适配性。”文章称。
盛洁俪对记者表示,法诉本来就是处置的一环,个贷及信用卡都是无抵押放款,牵涉的都是大体量的个人,而这个特性就牵涉到“批量”,但法院是否能承载这个批量还是需要技术及政策支持,目前看来是在尝试批量诉讼,但实际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
“流程线上化慢慢在落地,但因为参与方是法院,法院这端还需要建设或政策支持。”盛洁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