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消费复苏下,曾一度收敛的“反催收联盟”开始卷土重来。与上一轮借助社交媒体广告渠道,明目张胆“跑马圈地”不同,此轮反催收机构转战手机应用商城的APP渠道,获客推广更加隐蔽。
又是一年3·15,严厉监管下,仍屡被提及的反催收联盟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反催收黑产套路是什么?又涉及哪些法律风险?第一财经记者实测部分“逾期债务管理”、“反催收”APP,其中不少可能已经涉嫌违法违规操作,而消费者一旦进入反催收黑产套路,更将面临高额的中介费用、法律风险和个人隐私泄露等一系列风险。
背后“另有其人”
年初以来,姚迪(化名)不断接到各平台的催收电话。他之前是东莞某家快餐店的老板,疫情期间由于经营问题,在几个信用卡平台上欠下多笔债务,均已逾期。
姚迪最近在APP商城里发现了“救命稻草”:在某款债务类APP上,他联系了法务顾问何老师,对方为他量身定制了还款方案。何老师称,原本姚迪在某股份大行信用卡逾期的19.74万元,可以尝试做一个申请停息分期60期的方案。这意味着他只需要每月还款3000元左右的本金,没有新增的利息。
操作流程也相对简单,姚迪只需要配合填写相关信息,并在要求的时间打开手机呼叫转移功能,让中介方直接与银行沟通即可。而根据该中介的承诺,整个流程的办理时间基本在15天左右。
与姚迪一样求助债务逾期优化的人不在少数。近期,在各大应用商城中,反催收、债务重组的APP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ppstore(苹果应用商店)中约有20家左右主打信用卡、网贷逾期处理的应用APP,大部分注册时间在今年一季度。根据点点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在各应用商店平台上与“逾期”相关的APP流行度指数直线抬升,指数接近翻倍。
相比此前主打媒介广告矩阵,以落地页为主的传播模式,这些APP对自身的包装更加精致。在几个下载量较大的债务优化APP上,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不仅有案例展示、宣传视频、办理流程,还有不少合作单位机构背书。
针对逾期债务的“减债降息”更是明码标价,有不同的套餐供客户选择。某“反催收”平台上,客服给出了一些常见平台的服务范围:某股份大行信用卡的逾期债务可申请分48期免息;某金融平台可申请12期免息或缓催一年;某网贷平台可申请36期免息,缓催一年。
不过事实上,虽然这些“反催收”APP在资质包装上颇下功夫,但从其背后公司来看,资质参差不齐,甚至部分APP仅是推广平台,实际业务方“另有其人”。
以其中一家“考拉债务”为例,该APP宣传页显示,其与不少知名银行、网贷机构、知名律所有合作,具有广泛的资源和丰富的经验。但从企查查信息来看,该平台背后的公司“广州律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时间在去年9月,营业范围主要为法律咨询,并不包含金融服务咨询。该机构工作人员提供的证明材料中仅显示与一家北京律所有签约合作。
另一家“曹擦搞定逾期”的APP背后发布公司为重庆闯鹿在前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还有另一款逾期类APP——“立刻搞定逾期”。在企查查上,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其背后持股58.33%的大股东雷某,名下还有另一家公司:重庆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全资控股的重庆由舟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卡奴解决逾期”、“熊猫债务优化”等多个逾期类平台。
不过,该平台背后实际负责“反催收业务”的则是另一家业务公司,据该业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网上这些APP实际是推广方,不涉及业务具体运营。“一般而言,目前我们这类业务,机构都会寻找多个推广方。我们公司目前大约有7~8个线上推广方。”
套路重重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免息、分期等“糖衣炮弹”背后,风险重重。套路与风险主要集中在中介费用、法律风险和个人隐私泄露三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昂的中介费用,据姚迪介绍,他此次办理业务的平台收费标准比较统一:中介费按信用卡还款金额的5%计算;网贷机构由于操作难度更高,按还款金额的6%计算。他信用卡19.74万元的逾期金额,中介费用总体计算下来需要9000元左右。
第一财经记者在几个APP咨询后发现,目前中介费用普遍在5~8个点不等,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先付订金、再按月分期结款等。
如果中介费支付逾期,还可能有高额的额外费用。根据姚迪提供的合同,他在上述平台的委托代理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咨询阶段、协商处理阶段和结果确认阶段,最终以债权人给出处理方案,甲方确认后生效。但中介费用的支付需要协议当天就付清,每逾期一天将缴纳30%的高额滞纳金。
李艺(化名)是某股份行甘肃信用卡中心的律师,有2年催收业务经验。他认为,这类“反催收”机构赚的都是“智商税”,“客户其实完全可以直接和银行工作人员沟通协商,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收回资金,一般通过协商可以给到一定的延期或减息。”
不过,他也指出,除了借信息差“割韭菜”外,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风险仍在于法律层面。据他观察,从去年开始,不少平台通过帮客户制作“重病”、“残疾“等相关虚假材料,以此与银行沟通免息分期。
记者以贷款逾期为由与某“反催收”APP沟通时,工作人员指出,目前确有几家消费类贷款机构在沟通延期时,需要提供重疾证明。如果客户债务涉及这些机构,材料并不需要客户自己操作,他们可以通过内部“门路”进行处理。另一家APP工作人员的表述则更加直接,称将会通过技术手段制作相关证明,银行或贷款机构审核通过率达到100%。
而事实上,这背后潜藏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且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七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的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代理人知道代理事项违法或被代理人知道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意味着,反催收代理机构进行相关虚假证明材料制作,消费者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有行业人士指出,客户透露的大量个人信息也是风险点之一。在催收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个人信息,甚至包括银行卡账号、查询密码等,并需要阶段性寄送电话卡或设置手机呼叫转移。有机构会在结束“反催收服务”后将相关信息在市场上出售,获取二次收益。
严厉监管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总体而言,“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呈现运作模式“产业化”、宣传方式“网络化”、蔓延态势“扩散化”等特征。
除造成消费者利益损失外,潜藏的社会风险也不容忽视。董希淼认为,“反催收联盟”等各类恶意逃废债行为泛滥,已经产生了多个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其次,侵害相关机构合法权益。此类恶意逃废债行为,以少偿还、不偿还应偿还的个人借贷为目的,导致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不良贷款率上升,加大相关机构经营风险,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第三,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此类组织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监管投诉等权利,大量反复的恶意投诉和虚假投诉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干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秩序。
风险积聚下,监管正不断从严。2022年8月底,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黑产、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肃查处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的不法分子。
2022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信息发布或者搜索、广告推广、引流推广等网络推广服务。
某互联网广告资深推广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反催收机构将推广主战场转移到APP应用商城也与监端的变化有关。在反诈法正式实施后,各大头部互联网公司开始陆续清理违规的“反催收”平台内容,并加强审核,限制相关内容进行商业化推广。不少中介机构被迫放弃原本的广告推广模式,转战监管更难以穿透的应用软件领域。
该人士指出,近期以来,随着消费预期向好,消费贷盛行,确有不少平台卷土重来。相比前两年,这类机构推广路径更加隐蔽。“究其根本,还是要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金融黑产继续在互联网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