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来源:泉州晚报 日期:2015-10-19 11:27
这三类骗术 你是否遇到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的银行卡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务。这样一来,就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银行服务。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分子也就瞄准上了这类情形,通过花样翻新的行骗手法,想方设法的骗走持卡人卡内的存款。让我们先从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去了解骗子是如如何一步步让持卡人掉进其所设下的“陷阱”。
市民龚小姐不久前接到手机短息提醒,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之后她很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某网络平台的客服,询问龚小姐是否购买了某网络游戏币,龚小姐回答没有。客服回答说如果未购买此类产品的话,那就是银行卡被人盗刷,并声称可以帮助把款项退回来。但是在接下来的操作当中,该客服告知要把龚小姐手机里的短信验证码发过去才能“成功”退款。龚小姐意识到对方有可能是骗子,她赶紧拨打银行的咨询电话,才知道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购买了网络贵金属,只需要到柜台操作就可以退回。
该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龚小姐可能不小心误上了钓鱼网站,使得网上银行的用户名以及密码遭到窃取,这才使骗子有机可乘。虽然最后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但对于此类行骗手法,却带有一定的迷惑性。
而最近更加猖狂的就是一类关于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的行骗手法。据《东南早报》10月14日的报道,南安诗山的余先生就因为手机收到积分兑换现金,卡里的一万元就被莫名转走。
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诈骗手段。近段时间,多位市民接到955开头的某“银行”的短信提醒,内容大致是“您的积分已达多少,可积分兑换现金”等的虚假短信,其短信内还附有能够使得市民点击登录后,按要求输入卡号、身份证号、密码、有效期、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骗子一旦获得这些信息,就会利用网络很快盗刷,从而使市民遭受资金上的损失。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行骗手法——二维码诈骗,此类行骗手法往往是通过诸如优惠促销、抽奖等方式,让市民通过扫描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手机便会因此被植入钓鱼木马,紧接着用户的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此类型诈骗手法通常发生在市民进行网上购物的时候。
“穿上金丝软甲” 构筑防骗屏障
“只要清楚以上三类较为新型的行骗类型,就可以对此类骗局有所防范,不容易上当受骗。”市民王超认为,“除此之外,我觉得还要学习安全使用银行卡的方法。”
在银行相关人士的介绍下,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相关防骗方法和如何安全用卡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市民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是不怕麻烦,密码设置和保护要注意安全性。在设置密码的时候,市民切忌把密码设置成与本人明显相关的信息(如姓名、生日、常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作为密码。而对于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也应分开设置。比如网上交易需要输入密码的时候就要多留心,在不能确保所登录的网站不是钓鱼网站的情况下,建议退出,以免资金遭受损失。而刷卡交易需要输入密码的时候,切忌不遮挡就直接输入密码,也不能因为要记忆多个密码,怕忘记就记录在纸上或者手机里等。
其次是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多询问了解。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遇到一些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或者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就有礼品领取等,这个时候要综合考虑,在不清楚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被用于什么用途,或者认为其可信度不高的情况下,建议了解清楚后在决定是否填写。而对于不管是手机上收到的短信或者是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等相关现象,凡是涉及到需要资金支出的,建议通过多方了解、询问,不可自己单独处理。
最后要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如今短信验证码应用得十分广泛,市民在进行转账等交易的时候通常会收到短信验证码,此时切不可泄露短信验证码,不然就有可能因此而损失相应的资金。此外,前面所提到的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的手法,同样需要市民提高警惕,此类行骗手法较难察觉,特别是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更不要盲目扫描。相关专业人士建议最好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以防止木马病毒被植入到手机,并且尽量使用有安全验证功能的软件扫描二维码。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